当前位置:首页 >蕲春文学 > 清水河文学社社报2024年第8期(上)

清水河文学社社报2024年第8期(上)

蕲春清水河文学社2024-07-01 07:05:1371

清水河文学社社报2024年第8期(上)

(总第60期)

校长美文

栀子花香

校友:何新恩

时近端午,又到了栀子花香的时节。

前不久的一件小事,让我对栀子花香有特别的感受。

那天早晨,江城大雨如注。我开车送女儿上学,车前玻璃的雨刮飞快,也挡不住倾盆大雨,视线一片雨雾蒙蒙。

车开得很慢,一路小心翼翼。我从硚口路右拐进解放大道,在体育馆等红灯时看到,一位中年妇女穿着雨衣,穿梭在机动车道上,一路不停地向沿途等红灯的司机,推销用栀子花和茉莉花扎成的车挂,两元钱一挂。以前每到这个季节,也总看到这样的情景,但我对此是非常地抵触与反感,因为这给车辆和行人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也更不会买她们推销的花了。但在今天,大雨滂沱,当我看到雨中的这一幕,心有触动。两元钱一挂花,她并不能赚多少钱,如果不是生活的困顿,也许她不用冒着这样的大雨行走在机动车道上,去做这样微不足道的生意。

当她贴到我车前来敲车窗时,我用手机扫了五元钱给她,“买两挂,不用找钱了”。雨水在她脸上流淌,她略感意外地望了我一眼,“多谢!”说完,又匆匆走向后一台车。

我把两挂花放在车前,一缕淡淡的花香,在车内渐渐弥漫开来,香气袭人,沁人心脾。

初夏的江城,栀子花开的时节。我忘不了,雨中那一掬清香中的艰辛和感动。生活在滚滚红尘,也许每个人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己心底的善良和柔软的仁慈,坚硬地包裹起来,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对平凡的劳动者,给予应有的尊重和力所能及的帮助。这或许不能改变他们生活困窘的现状,但至少给予他们道义上的支持和心灵的慰藉。

然而,我心中更期盼的是,祈望这世界上多一些买花的人,而少一些像她那样卖花的人,这才更是世道的温暖和生生不息的希望!

(本文原载于《大武汉》2024年6月13日“江花”栏目。作者系我校1986届杰出校友,现在省直机关工作。)

顾问美文

门前那棵树

张北平

门前的那棵树枝繁叶茂,在春日暖暖的阳光下轻轻地歌唱,优雅地舞蹈。

门前那棵树是我读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栽下的。那一年的植树节,学校给我们每个人布置了一道家庭作业,就是每人放学后必须亲手种植一棵树。放学后,我将这次的作业任务告诉了妈妈,妈妈听后立马骑着她心爱的小毛驴载着我去街上买树苗。

于是,一棵茁壮的小罗汉树就被我和妈妈带回了家。经过我的一番挑选,我最终决定将小罗汉树种在自家的门前,这样我就能够天天看着小罗汉树成长了。记得那一天的阳光很暖和,我挽着袖子“呼哧呼哧”地挖坑,妈妈站在阳光里给我打下手,她一会帮我扶树苗,一会帮我拎来一桶水,一会又走远点看我的树苗放的正不正。春日的阳光温柔地照耀着大地,我的脸上布满了汗珠,手上、衣服上也沾了不少的泥巴,可我还是兴致勃勃地忙活着,挖坑、放苗、填土、用砖头在树的周围围圈……妈妈在一旁慈爱地看着我忙得双颊通红,大汗淋漓,一边轻轻地唱道:“黄鸡公儿,尾巴拖嘞,三岁的伢会唱歌嘞,不是爷娘教我的,是我自噶聪明咬来的歌……”妈妈唱的歌,我知道,听说是我们蕲春的民歌,妈妈从小就教我唱了,后面接下来是:“竹子爷嘞,竹子娘嘞,我跟竹子一般长嘞,竹子长大做扁担嘞,我长大嘞做屋梁嘞。”

种完树,我挺有成就感的,十分地高兴地围绕在妈妈的身边叽叽喳喳。我一会说“等罗汉树结果了我就拿去卖很多很多的钱”,一会又说“我要天天给小罗汉树浇水施肥,让它长得比我班同学的树高”,一会又说“等树结果有了种子,我要再种很多很多的小罗汉树,那我就能卖很多很多的钱了”。妈妈最后成功地被我逗笑了,她笑嘻嘻地说:“我没想树能为我们赚回多少钱,我只希望我的儿子能和树木一样健康茁壮地成长,将来做社会的栋梁。”

从此,我每天放学了就跑到门口去看那棵树。有时候放假了,我还会拿上我的小铁锹给小树松松土,浇浇水。有时忙活得高兴了,我也会忍不住哼几句“黄鸡公儿,尾巴拖嘞,三岁的伢会唱歌嘞,不是爷娘教我的,是我自噶聪明咬来的歌”。家里有鸡粪,我也会铲两锹到树底下下去,为了不让家里的鸡扒拉小树四周的土,我还在树的四周围了一圈高高的砖头。忙活完了,我就会回到屋里,美美地吃着妈妈给我做的美食。糖醋排骨、清蒸鲈鱼、萝卜丝饼、酒酿圆子、蒸肉粉子等,各种美食只要我能想出名字 ,妈妈总是能为我做来。

有时下雨,我站在屋前心疼地看着小小罗汉树在雨中摇摆,那是我就想撑一把去帮小树遮一遮、挡一挡,妈妈知道了笑着说:“傻孩子,树木的成长离不开阳光雨露,淋一点雨小树才能长得更快啊。”

再后来,我进初中了,上的寄宿制学校,每个星期只能回家一次,再加上学校的作业任务又多,我便渐渐地将小小罗汉树给忘了,就算是偶尔能够想起也是在学校了搞植树活动的时候我才会默默地想:“我的小罗汉树长高了吗?它什么时候开花呢?”

周末,我走下校车兴冲冲地向家里走,远远地我看到妈妈正在树下鼓捣着什么,便加快脚步向家门口跑去。走近些,我却呆住了,只见妈妈一只手拎着粪桶,一只手拿着粪筒正在给罗汉果树浇粪,初夏的阳光热烈地照在妈妈的脸上,她的眼角已经肉眼可见地增添了几道鱼尾纹,她的鬓角也有了几缕白发,而那时只有我一般高的树苗如今比我和妈妈已经高出许多了,还有一抹婆娑的倒影映在地上,似乎在向我炫耀着它的成长。妈妈见我回来,眉开眼笑地说:“儿子,快回屋,看妈妈给你做的好吃的。”

我赶紧走进屋去,妈妈也放下手中的活走了进来,她洗完手便给我拿来一大堆吃的,宫爆鸡丁、酱香鸭子、葱油饼、鲫鱼汤,慢慢地摆了一大桌子,我狼吞虎咽起来,妈妈坐在一旁笑眯眯地看着我,我一边吃一边和妈妈贫嘴:“老妈,你整天给你儿子投喂这么好,也不怕把我给吃胖了,将来找不到老婆。”妈妈没有回答我,白了我一眼唱道:“竹子爷嘞,竹子娘嘞,我跟竹子一般长嘞,竹子长大做扁担嘞,我长大嘞做屋梁嘞。”

和妈妈在一起的日子总是这么快乐,一转眼,我也长成一米七的大小伙子了,在外打工的爸爸经常打电话回来问我长多高了,学习情况怎么样。我知道老爸在工地上很辛苦,便打趣道:“老爸,门前那棵树有多高,你儿子就有多高,至于学习成绩嘛,罗汉树长大了做屋梁,你儿子长大了当然要做国家的栋梁了。”

如今,我坐在中考考场里,经历着人生的第一个跳跃,回想起我和门前那棵树之间的故事,想起罗汉树在阳光下婆娑的身影,我突然有一瞬的触动,树木的成长离不开阳光雨露的滋养,我的成长也离不开老师的教导和父母的陪伴啊!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妈妈不就是我生命里的阳光雨露吗?妈妈,请您放心,“竹子长大做扁担嘞,我长大嘞做屋梁嘞”,我一定和门前那棵树一样,茁壮成长,做党和国家的栋梁!

(作者系蕲春清水河文学社顾问,现在县直机关工作。)

校友美文

转系碎碎念

校友:翁文博

总算是熬过了期末周,我也是终于能够静下心来回想自己转系的心路历程。

说来倒也挺可笑,真正让我坚定了转系决心的契机反而是两个多月前秀钟的春令营(不过这大概也算是一种特殊意义上的成功?);在春令营上,老师带着同学们一起描绘着自己希望成为的模样,也畅想着秀钟书院的未来;而我却越发感受到这一切并不是我想要的,“全球绿色发展的引领者”、“融贯天地,设计未来”这些字眼当然很崇高,很美好。但是,我也有我所认为是真正值得的追求。

数学对我而言意味着什么呢?小的时候,做一些简单的算术题做得又快又准便会沾沾自喜,受到很大的鼓舞,就像是新生的孩童喜爱玩玩具一般;慢慢地,我对于数学的兴趣也随着解题能力的提高与日俱增,仿佛学习数学就是为了解题;不过后来我也发现我并不是什么题都会做,但在或是绞尽脑汁,或是放弃而求助于参考答案之后,总能体会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开朗感,同时心中也会有一些暗暗不平,想要凭借自己的智慧去思考,去征服问题。

再后来,数学就慢慢成为了一种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但我曾经也自以为是地认为那些解题的trick就是数学的全部,对各种代数式巧妙的变形、精巧的辅助函数、恰到好处的配凑不等式和对平面图形完美的改造等等,这种想法大概在高三时达到鼎盛,我每天沉迷于解题,把各种技巧视作珍宝,并且这种想法也在高考的框架内给予了我足够多的正反馈。

但在上大学之后,我发现我对于数学有了新的看法:数学不同于物理化学等实证科学,其正确性不依赖于我们所处的世界,或者说,只要逻辑与思想存在,数学就存在,并且永远正确,数学由一套公理支撑起来,自选定这些公理起,其框架内的一切都有了必然性,无论某些定理看起来奇怪或者显然,其背后都是从公理和定义出发导出的必然性,这种必然性让十分美妙;并且数学本身也是多元而包容的,从不同视角来看待同一问题进而揭示必然性的过程同样令人陶醉。经过了微积分和线性代数课程的学习,我明白了概念定义和严谨性的重要性,也明白了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也体会到了我们处理的数学对象背后的精致框架,更让我深深体会到:数学深植于人类思考的范式之中,认识世界的本质正是人类最崇高的工作。

面对如此伟大的事业,自然会感到自我无比渺小,我能做什么呢?我能否爬到我想要攀登的高峰之上俯瞰我期待的美景呢?我能否再拔高人类智慧的高峰哪怕一点点呢?我会感到担忧,会感到迷茫,会怀疑自己,但我仍然想选择数学,因为我希望理解人类最崇高的事业,并尽我所能把人类智慧的边界拓宽哪怕一点点,同时,我也是在给自己寻找一个答案,哪怕最后我没有继续选择数学,至少我能告诉自己,我爬过这座山,看过一些风景,心中已然释怀;这是一场为了自己心中理想而出发的旅途,我一定要找到我心中最好的宝藏。

其实,在刚入学的时候我转入数学系的愿望还没有那么强烈,一方面是因为当时对自己喜欢什么认识还不够清晰;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我曾经害怕会被“竞赛佬”们“按在地上摩擦”。

我只是一个小镇做题家,我的高中也没有很好的竞赛辅导和其他资源,高中只有不断的高强度刷题(当然,我并没有因此而讨厌或仇视我的母校,毕竟如果不是她,我可能甚至无法来到更高的平台,那些曾经在我看来不合理的制度也许只是面对有限资源和高考升学压力之下的无奈之举罢了),对于数学也仅局限于高考题的那些初等而浅薄的知识而已,我担心自己会因此而跟不上,可是又转念一想,在清华这样一个高手云集的地方,我们每个人在上一阶段何尝不是他人眼中的“天才”?或许我们曾经总是名列前茅,但在这里我们可能只是平平无奇,连自己曾最引以为傲的做题能力也会受到来自同龄人的打击;我相信这种落差感大概也是每一位“小镇做题家”所要承受的吧。

但仔细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样一种“落差感”呢?我想,大概还是因为“做题家”价值观的狭隘与视野的局限,在一切为了高考的框架下,我们读书仿佛只是为了做题和升学,我们每个个体的特性已经被压缩,被剔除,最终呈现出来的大概只有一串串名字和分数,而这串冰冷的数字似乎就衡量了我们的“价值”,我们的“目的”;考试考得好时就仿佛自身的存在有了“价值”;而分数低了便会觉得自己“无用”“无能”,于是努力想考一个更好的分数以证明自己大抵是“有用的”。我想,这样一种极端并且极为狭隘的价值观才是我们“小镇做题家”身上最大的问题,我们进入大学之后,大概会明白,分数,从来就不是教育的全部;或者说,教育,本该是对思想的启迪与灵魂的共鸣,而非是几乎被异化后的做题与考试。

我无意批评现行教育制度或是其他的什么,我清楚,现有的制度可能存在不合理之处,但这是已经是国家所能保证的最接近于公平的事情之一了,如果不是因为国家重视教育,我甚至不一定能拥有现在的这些见识,更不一定产生这些“叛逆”的想法,不过现在既然我成功有了这些想法,大概也可以视为在某种意义上是成功的吧。

说了这么多乱七八糟的,我最想表达的其实也就一句话:我们的价值应当由自己定义,每个人都应该并且终将找到自己心中最喜欢做的事情。找到了自己定义的“价值”,我们也许会很有底气地告诉自己,我的游戏水平又进步了,微积分考了九十多分,或者发了一篇论文相比,并没有什么高下之分;在大学这样一个本该精神自由的地方,我们从来就没有必要按照父母、老师和学校对我们的期望或者要求去做什么,我们要去做自己认为是有价值的事情。

好像一不小心扯远了,上面扯了这么多和我学数学有什么关系呢?我想,进入大学以来,我大概也明白了一点,我喜欢数学与我成绩是否很好不应该相关,还记得导员第一个学期看到我选修了数学系的课之后问我“为什么不考虑转数学系”时,我几乎是一笑了之:“我这么菜,去了也是垫底,学不来”(虽然现在可能依然很菜),诚然,优异的成绩能给我带来自信,但我对于数学的喜爱不应该是源于成绩好带给我的骄傲与优越感,曾经那一串串的高分可能是促进我学下去的动力,但现在,我不需要,也不应该再依靠这种狭隘的优越感来提供正反馈了;既然我喜欢数学并且愿意为之努力,那就够了,我可能没有过人的天赋,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我相信,至少这份决心与热爱能够载我一程,“关关难过关关过,前路灿灿亦漫漫”,如是而已。

真心希望身边的朋友们都能够早日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不必局限于眼前的苟且,而应看到更广阔的天地;祝愿秀钟走向更美好的未来,真正实现“融贯天地,设计未来”;也希望自己能在数学之中找到我想要的答案。

(作者系我校2020届杰出校友,2020年7月录取蕲春县第一高级中学,2023年7月录取清华大学。)

[启示]

校友这篇美文解读了自己对数学的热爱和认知,并思考人生的分数不是教育的全部,更多的是找到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也找到给自己人生的方向, 并坚定不移追寻自己的梦想。

采访记录

6月23日采访学长徐思晟

采访地点:某小区

采访时间:2024年6月23日

采访人:第三任社长王 菲

被采访人:学长徐思晟

王 菲:请问学长在面对各科的学习压力时,你有哪些好的方法和经验呢?

徐思晟:在我看来,首先课前要做好预习,遇到不懂的及时做记号,课上着重注意,认真听讲并做好笔记,课后再去复习,解决掉模糊不清的知识点,避免出现误区。其次,要重视错题的整理,及时巩固。最重要的一点,一定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学会自我调理,尽量减少情绪对学习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王 菲:那么,你有什么调节心情的好方法呢?

徐思晟:对于我来说,我一般的都会选择去打球,听听音乐,或者骑车四处走走。

王 菲:你每天上课的时候会觉得很疲倦吗?

徐思晟:不会,因为我睡得比较早,作业基本上都可以在学校里完成,在学校的时候,课间十分钟要注意劳逸结合,上完一节课多出去转两圈,呼吸一下新鲜空气,缓解一下脑神经,以保证下节课的学习效率。白天保证每节课四十分钟的学习,晚上回家稍作复习巩固,学习起来便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王  菲:你会不会因为某些事而分心呢?

徐思晟:这个倒很少有,只要你对所有事情都感兴趣,均衡发展,那就没有什么值得你去分心了。

王  菲:那平时放假你会如何消遣呢?

徐思晟:我喜欢看动漫,每周都会花费一两个小时来放松,有时候我也会去图书馆里看书。

王  菲:暑假即将来临,你打算去旅行吗?

徐思晟:那是必然的,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多出去走走可以开阔眼界,不同的地方都有不同的特色,我想去亲眼看看。

王  菲:你的每次演讲都非常出彩,请问在这个方面你有什么诀窍吗?

徐思晟:因为我小学做过主持,所以在这方面我有优势。对于演讲稿一定要用心的去揣摩,感受它所包括的深刻内涵,将你的感悟表达在口中,吐字清晰,注重情感的变化,才能更好地打动他人。

王  菲:你在演讲的时候是否会感到紧张?

徐思晟:多尝试几次也就可以适应了,演讲的时候就当台下没有一个人,这里只有自己。

王  菲:你经常可以实现脱稿演讲,这的确很难得,在背记方面很多人都会出现七秒钟的记忆力,你对此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徐思晟:说到底就是多记,多背,反复读,直到滚瓜烂熟为止。记住不是根据文字而去记,而是根据它的内涵去背记,像语文的文言文,英语的单词,特别是政治和历史,最讲究的就是对内容的理解,采用这些方法能够更好的记忆。

王  菲:在学校,你和同学的关系如何呢?

徐思晟:我性格比较开朗,跟大家的关系都挺不错的,平时放假也都会约着出去打乒乓球。

王  菲:期末考试临近,你有哪些复习的好方法?

徐思晟:每个人的学习进度都不一样,这还得看个人自身的情况,有一点要注意,不要盲目地去刷题,多注重教材母题,尽量去刷题型。遇到不会做的题,要多跟老师和同学交流并讨论。

王  菲:感谢你的分享,你是学弟学妹们学习的好榜样!

采访总结:学长徐思晟是我校2024届优秀学生代表,是我们学弟、学妹学习的榜样。他无时无刻不保持着学习的兴趣,自强不息,均衡发展,让我深受启发,一个好的榜样是一个旗帜,追随步伐,或许终有一日能在顶峰相见。

6月15日采访学长高升

采访地点:本校813班教室外走廊

采访时间:2024年6月15日

采访人:第四任社长田若宣

被采访人:学长高升

田若宣:请问一下,你的家庭情况是如何的呢?

高升:我家里有五口人,我是长子,有一个妹妹,一个弟弟,弟弟妹妹在上小学。爸爸在外地打工,妈妈没工作,在家照顾我们三个。

田若宣:冒昧地问一下,你的家庭经济情况怎么样呢?

高升:家里有三个孩子要上学,又只有父亲一人外地打工,所以家境不是很好。

田若宣:嗯,好的。平常在家中除了学习都会做些什么?

高升:会辅导弟弟、妹妹,有时候帮妈妈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儿。

田若宣:好的,日常生活中,会有什么不便吗?

高升:就是吃饭、上厕所都会不太方便。

田若宣:那么在学校中会不会有人向你投来异样的眼光?对此你怎么想的?

高升:我觉得很少,我也不是特别在意的。

田若宣:在班级中,同学们会对你偏见吗?

高升:不会啊,同学们都特别照顾我。

田若宣:好的,有没有遇到令你十分感动暖心的人或事?对此你有何感想?

高升:哦,我在班里有一个好朋友,田冰冰同学。他经常帮助我,比如帮我带饭,买东西等等,从来没嫌麻烦,我真的很感谢他。有他这个朋友,我感到十分开心、幸运。

田若宣:嗯,田冰冰同学,真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好朋友。那你会有情绪特别低落的时候吗?一般都怎么缓解的?

高升:考试没考好,我一般都是找好朋友谈心。

田若宣:对于学习这条路,你怎么看?

高升: 其实很简单,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学习才能养活自己,改变命运。我要努力奋斗,证明自己。

田若宣:那你有什么梦想吗?人生目标之类的?

高升:我以后想开一个百货店,然后挣钱养活自己,也为家人提供好的生活。

田若宣:相信这个梦想会实现的,最后问一下,你有什么想对自己说的话吗?

高升:希望未来的自己更加努力,可以帮家里分担一些事情,不让父母操心,就好了。

田若宣:非常冒昧地说一个问题,请你理解。对于“残疾”这一方面,你有什么看法吗?

高升:其实,生活中,每个人或许都是残疾人,只是不过,残疾的地方有所不同。有些人是身体残疾,有些人是思想残疾,有些人是心灵残疾。我认为,一个人身体残疾不可怕,但他的思想和心灵是健康的,那么他的人生一定会有成功的机会。但是,当今社会,有人虽然身体健全,但是思想道德滑坡或心灵肮脏,这种人的人生是很难成功的。

田若宣:如果可能的话,你愿意接受校友、爱心人士和志愿者以及文学社的帮助吗?

高升:当然愿意,我会非常感谢他们的帮助。

田若宣:感谢你接受文学社的采访!我相信你,相信你一定能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好!

采访总结:学长高升是我校2025届优秀学生代表。作为一名特殊情况的学生,家庭条件不太好,他用坚定的意志告诉我们,身虽残志犹坚,自立自强,心灵和思想如碧玉般纯洁。他会实现自己美丽的人生,实现自己精彩的梦想。他值得我们学生学习。传递正能量,从你我做起!

校外飞鸿

一生三见

县第六实验中学横车校区  康 秀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一生三见》。

人生一世,草木一春,何其短暂,若用韶华煮水,清苦作茶,也许未等时间之水沸腾,清苦之茶醇浓,人生就戛然而止。来如风雨,去似微尘,且行且歌,人生有三见:“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值得我们用一生去体验。

“见自己”是自我的升华,是成长的选择,见过自己才能知道自己的分量。突破繁华的喧嚣与浮躁,只有静下来认清楚自己,才能奔赴属于自己的人生,因此不会高估自己也不会低估别人,这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智慧。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徒步在日月更替的地平线,这里没有樱花飘洒的浪漫,只有令人窒息的现实。

在无奈人生的十字路口里,有人选择了自由,有人选择了自私。简单点来说,谁的选择都没有错,只是站的立场不同了。可是,往往因为是这样,走的却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生,一种人生失去了理想,失去了自己;另一种人生守住了初心,温暖了岁月。

子日:“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自古以来,我们就有“修身治国平天下”的观念,想要成就一番事业,那就要先做好自己,从自身小事做起,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当一个人成功的时候,他得到的可能是地位、身份、权力、金钱和荣誉等等,看起来他得到了很多,但是他却失去了很多。高处不胜寒,冷暖自知,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往往是免费的,有些东西用金钱和身份是买不到的,比如:阳光和空气,纯真和快乐,初心和善良,还有最真诚的自己。

在后来的道路上,人生的种种际遇告诉我们,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只有静下心来真诚地“见自己”终究会在人生的旅途上,也可以一个人走得从容、勇敢、善良,且不再祈求他人的拯救,不再失去自我,内心深处的自己会告诉我们,生活要尊严,更要自爱。见过生活的残酷,人间的无情,却依然保持自身的善良和勇敢,温暖自己也温暖了别人。

“见天地”是灵魂的勇气,是人生的悟性,见过天地才知道自己的渺小。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人生不过是一场华丽而短暂的梦,旧的剧幕已被取代,下一幕即将上演,就算黄昏再美,终会被黑夜所取代。这时,我们的视角不一定只有残酷的现实,更要看见宽阔的天地,看见星辰大海,看见发光的勇气。

彼时,我们便会感叹天地之大,恍惚间醒悟,原来自己只是宇宙中的一颗尘埃,百代之过客。苏子日:“盖将自其变者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见天地,我们从中可知道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物皆是一种缘分,我们庆幸彼此能在同一个星球,同一个天地,同一个时光可共享。于天地间,我们可能是一个悲观主义的乐观者,因为我们都在自己的舞台里上演着自己的人生,或许平安喜乐,或许名利双收,或许不尽人意......

成长的代价一次次地告诉我们,要快乐,要坚强,要努力生活,从小孩到长大成人,都是循环地自我救赎,我们见过生活的冷酷与天地的无奈,却每天都假装是一个乐观主义者,谁也不知道谁在面具后哭了一次又一次,毕竟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当天地还是天地,生活还是生活,我们还是我们, 却不一定是自己,谁的指尖划过了千年的时光,谁又在反反复复中追问,等你用尽了我所有的哀伤,而你眼中却有我所读不懂的凉。这就是“见天地”的意义,我们总会懂得渺小却伟大。

“见众生”是生命的绽放,是人性的魅力,这时候再去面对众生,才能以众生所需,为自己所求。正如范仲淹所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把对个人的追求上升到社会,上升到国家,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因此,才会有无数的英雄豪杰,保家卫国不惧生死: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怜悯之心关爱众生: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坦然与安慰,我们很多人都深知人间的复杂、黑暗和荒谬,却依然选择面对众生,保持怜悯之心。

有人淋过雨,所以想替别人撑把伞。我们拥有的岁月静好,是因为有人负重前行,有人在用自己的责任担当拯救众生。

你看啊, 曾经的岁月里,那一身白大衣,是英雄出征战争的白铠甲;那一件红马褂,是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志愿红;那一披蓝服,是守护和谐安宁的顶梁柱;那一队绿装,是不顾安危不惧生死的子弟兵。

他们无私无惧,为众生守护,茫茫人海里,守护你我他,无论从什么角度去解读这一种责任和担当都是完美无瑕。

既然是夏花,就应该轰轰烈烈地绽放一方,任你密雨斜侵,我只华丽绽放。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众生离苦得乐,唯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唯情怀可渡人间薄凉。

同学们,人生的本色应该如此:“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融进银河,就安静地与日月为伴,寻找自我;没入草丛,就微笑地同清风合力,染红天地:闯荡人间,就用生命的善美传递信念,不负众生,方可不悔人间一趟。

我的讲话完毕,谢谢大家!

我的老师

刘河实验小学石鼓河校区  四年级  张兆杨

偷偷告诉你一个小秘密,我们班的方老师有三个“人格”,分别是老师、老虎、老朋友,请听我细细道来。

每天上课时,方老师第一人格出现。我们乖乖把课本拿出,准备好笔,坐得无比端正,就怕把方老师的第二人格给“逼”出来。方老师站在讲台上,用洪亮的声音给我们讲课,每当我们提出问题,方老师会耐心地给我们讲解。如果有地方没听懂,方老师也会再讲一遍,此时教室一片宁静。突然,前面的尹同学打了个大哈欠!方老师目光如炬,皱起眉头,紧紧盯着尹同学,让他起来回答问题。完了!

方老师的第二人格出现——老虎,仔细看方老师,此时她好似猛虎下山,浑身散发着危险的气息。不用多想,尹同学肯定完了。而尹同学支支吾吾了半天,才从嘴里蹦出三个字:“不知道。”方老师更生气了,她手握戒尺,怒发冲冠,眼里好像能喷出火来,眉头紧皱成一个“川”字,大吼一声:“尹同学!你怎么回事?上课还分神!”这一声怒吼,好似虎啸声震动天地,尹同学此时睡意全无,深感后悔,站在座位上垂着头,双手无助地搓着,方老师看他知道错了,眼神才慢慢温柔起来,继续给我们讲课。

“叮!叮!”下课铃声响了!方老师第三人格出现——老朋友。这个人格的方老师我们最喜欢了,一群人围着方老师的讲话和方老师聊天,把什么新鲜事都讲出来,此刻我们就像老朋友一样。这时,方老师和蔼可亲,很温柔。

认真的,严厉的,温柔的,这就是我们最喜欢的方老师。

(指导老师:方佩瑶)

我的童年

刘河实验小学石鼓河校区  五年级2班  曾雯冉

童年,是一段永不褪色的时光,充满着斑驳陆离的回忆;童年,是一本书,记录着儿时的快乐和纯真;童年,是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充满了成功和失败的色彩。我闭上眼,童年的影像便在脑海中徐徐展开………

我的童年充满着成功的色彩:

记得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坐在家门口的台阶上,看着院子里的小朋友们骑着自行车在玩耍。我心中也萌生了学骑自行车的想法。于是,我向父母提出了这个要求,父母看到我渴望学习骑自行车,便答应我了。

第二天,爸爸带着我来到了公园的空地上。他首先是给我示范了一遍,然后让我自己试着去骑。我战战兢兢地坐上车,手握着把手,脚踩在踏板上,然后爸爸扶着我,我慢慢地开始骑。起初,我总是怕摔倒,紧张得手脚都不听使唤,自行车也一直歪来扭去,骑了好几圈,我都没有学会。当我丧失信心的时候,爸爸却鼓励我多试几次,爸爸说会做我坚强的后盾,保证不让我摔倒。于是,我开始尝试自己骑,摔倒了,爬起来,继续练习,经过一天的努力,我终于学会了骑自行车,那种成功的喜悦,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我的童年也充满着失败的色彩:

那是在我九岁时,在一次全镇组织的期中考试中,我考了一个从未有过的低分。记得那天天气阴沉,我心情沉重地回到家,手握着那张满是红色叉叉的试卷,我坐在书桌前,无助地看着那些我无法解决的数学题,感到无比的挫败和失落。

数学老师知道后,鼓励我说:“一次没考好,没关系!只要查漏补缺,认真总结,你一定可以取得满意成绩。”听到老师的一番话,我重新找回了自信。我决定战胜自己,认真复习,不懂的问题,虚心请教老师,请教同学。我发现,原来我只是学习方法不对。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的数学成绩明显提高了,在期末考试取得了理想的成绩,我感到无比的喜悦和自豪。

我的童年生活丰富多彩,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伤感。要想成功,就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失败时,也要学会自己站起来!这些都是童年生活带给我的收获。它还时刻警醒我:不能因为害怕失败而放弃挑战,也不能因为一次成功而骄傲自满,只有不断地努力,我才能在生活中取得更大的成功!

我相信,童年的这些经历会成为我继续前进的动力,会伴随我今后的每一次成长。

(指导老师:陈保红)

版权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qc.hb.cn/2112/

返回列表

上一篇:《蕲春作家》2024年第23期

没有最新的文章了...

“清水河文学社社报2024年第8期(上)” 的相关文章

校外飞鸿:文友胡进文《以爱传情》

校外飞鸿:文友胡进文《以爱传情》

以爱传情广西大学2023级蕲春籍胡进文在龙年即将来临之际,我想借此机会向所有曾经帮助过我的爱心人士表达我最深的感谢!向所有的爱心人士致敬!这个新年,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个新的开始,更是一个充满感恩和希望的时刻。因为在我人生成长的道路上,有你们的陪伴和帮助,我才能够勇敢地面对困难,坚定地走向未来。回首过去的一年,我深深地感...

清水河文学2024年第2期(C)

清水河文学2024年第2期(C)

清水河文学2024年第2期(C)(总第54期)张体学纪念馆文学采风作品专辑01革命英雄永生不朽第三实验中学蕲州校区  王海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种忧乐观难得可贵,但是想要做到这一点却并不容易。范仲淹告诉我们要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放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而担忧分愁。在我们身边,就有一个伟人张...

清水河文学2024年第2期(E)

清水河文学2024年第2期(E)

清水河文学2024年第2期(E)(总第54期)张体学纪念馆文学采风作品专辑最可爱的人第三实验中学茅山校区902班    董心怡世界上最可爱的人——红军,他们有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有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担当,有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精神,有着“苟利国家...

清水河文学社社报2024年第3期

清水河文学社社报2024年第3期

清水河文学社社报2024年第3期(总第55期)校友美文矿工的骨头里,也有江河校友:何新恩春节前后,断断续续读完“矿工诗人”陈年喜首部非虚构作品集《活着就是冲天一喊》。十几万字的散文集,是可以一两天读完的,但书中那些悲怆、沉重的矿工故事,让同样有过矿山生活经历的我,往往有时“堵得心慌”,难以手不释卷。人生的命运有时无法选...

清水河文学社社报2024年第6期(下)

清水河文学社社报2024年第6期(下)

清水河文学社社报2024年第6期(下)(总第58期)横车镇九棵松村文学采风作品(续)11、春燕游绿色矿园第三实验中学808班 储江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题记我是一只春燕。我最青睐家乡的矿山公园。春光倾洒,暖阳如诗。风轻轻拂过,带走了冬日的寒冷,留下了满地的温柔。飞过高山,眺望远方,我的心情那么愉悦,...

特刊:顾问张北平的《父亲的嘱托》

特刊:顾问张北平的《父亲的嘱托》

父亲的嘱咐文/张北平说起来父亲离开我们已经有十个春秋了。可是,父亲真的离开我们了吗?都说亲人的离世不是一场倾盆大雨而是一辈子的潮湿,在人前在人后,在一个人独自走在无人的旷野的时候,父亲的身影无时无刻不在我的眼前闪耀,父亲的嘱咐无时无刻不在我的耳边萦绕!“孩子,好好念书,将来你一定要做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小时候,我对父亲...

《蕲春作家》2024年第23期

《蕲春作家》2024年第23期

【蕲春文讯】甘才志散文《春耕记事》载《湖北日报》2024年3月30日;散文《再酷一把》载《黄冈日报》2024年3月23日。江清明小说《月光谣》载《岁月》2024年第2期;散文《走金沟》载《中国自然资源报》2024年3月7日;散文《一个女人和一座山》载《舞动的旋律》,中国林业出版社2024.1月;散文《蕲春有戏》载《黄冈...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