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遇汛期,蕲春周密部署....
6月20日至22日
蕲春两万多名考生参加中考
中考期间
蕲春降水多且强度大
并伴有强雷电和短时强降水等对流天气
近几天
县委县政府以视频形式
召开防汛抗旱暨中考应急保障调度会
县委书记、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指挥长胡安元
县长、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指挥长陈丹
专题调研、部署
梅雨期和中考期间防汛等工作
全力筑牢汛期安全防线
6月19日晚,县委县政府以视频形式召开防汛抗旱暨中考应急保障调度会。县委书记、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指挥长胡安元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强调,要做好中考期间各项保障工作,积极营造安全有序、温馨舒适的中考环境。要牢固树立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意识,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完善应急机制,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6月20日至22日中考期间,我县降水多且强度大,并伴有强雷电和短时强降水等对流天气。
会议强调,中考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到广大考生前途命运,是万千家庭大事。各地各部门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严格落实交通、通讯、转移、食宿等应急措施,科学合理制定送考路线,安排专门车辆及警力,护送考生安全抵达考场。要密切关注考试期间天气情况,做好极端天气风险防范和考点防汛排涝保障工作,强化考点周边安全监管,及时消除隐患,积极营造安全有序、温馨舒适的中考环境。
关于防汛工作,会议要求,要牢固树立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意识,坚持预防预备和应急处突相结合,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管住山、盯住水、守住坝,精准传送信息,实现提前避险、安全避险,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要建立预测预报预警、及时会商研判、精准调度指挥、落实工作举措等工作闭环,确保防汛措施“能落地、有反馈、见实效”。
会议通报了中考期间天气、考务筹备、交通线路以及城区内涝防范、防汛应急预案等情况。
6月19日,县委书记、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指挥长胡安元到刘河镇、张榜镇调研梅雨期和中考期间防汛工作,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强化风险意识,突出问题导向,科学制定应急预案,落实落细各项措施,确保中考平稳有序进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今年中考6月20日至22日举行,我县共有22758名考生,在8个考点379个考场参加考试。
在县三中、四中考点,胡安元认真听取考点准备工作汇报,详细了解中考备考情况。胡安元强调,中考承载广大师生和家长殷切期望,事关千家万户,社会关注度高,做好中考工作责任重大。公安、交警、教育、应急等相关部门要提早做好应对强降雨的各项准备工作,科学制定应急预案,强化服务保障,加强部门协调联动,切实为广大考生营造安全、舒适、舒心的考试环境,让考生放松心态、从容应考。
在蕲河刘河镇中路村段和张榜镇水涧冲水库,胡安元实地察看河堤险情整治工程进度和水库实时水位,询问防汛物料储备、巡堤巡查情况,听取防汛备汛工作情况汇报,要求有关部门要加快推进河堤险情整治工程建设,确保项目早建成、早见效。要对标对表全县防汛防洪“三图两表一案”,加强学习培训,强化风险意识,紧盯重点区域,全面落实防汛责任制,全力排查消除风险隐患。要坚持把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科学预置应急物资和救援力量,严明纪律要求,强化值班值守和监测预警,筑牢汛期安全防线。
调研中,胡安元还来到张榜镇方嘴村督导基层减负工作,要求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把基层减负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真正树立为民服务的干事理念,把心思用在为民解难,帮民解困的实际工作中,让老百姓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抓好产业规划,找准致富产业,增加集体收入,带领群众增收增富,助力乡村振兴。
6月18日晚,在集中看黄冈市防汛抗旱、畅通生命通道专项行动、未成年人防溺水、中考考务服务保障工作部署会暨市安委会2024年度第四次全体会议视频会议后,县长、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指挥长陈丹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当前重点工作。
陈丹强调,防汛抗旱工作要抢抓时间查漏补缺,排查风险隐患和薄弱环节,抓好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灾害防御;要加强值班值守,落实好“预测预报预警、及时会商研判、精准调度指挥、落实工作举措、跟进检查督办”“五步闭环”举措,做到紧急避险应转尽转,救灾物资应备尽备。
陈丹要求,消防安全“两个专项行动”要持续推进畅通“生命通道”专项行动,落实好畅通“生命通道”及附属的“拆窗破网”行动,推进电动车全链条整治专项行动,做到系统治理、全链发力。未成年人防溺水工作要落实好联防联控机制,抓好全域排查管控,同时加强巡查力度,完善应急防护设施。
针对安全生产重点工作,陈丹强调,要抓好“厂中厂”“园中园”安全生产和消防专项整治“雷霆行动”、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对危化品行业、城市燃气领域要深入排查,加强政策宣传,确保制度措施落地生根。
关于中考事宜,陈丹要求,漕河、蕲州、刘河、张塝四个考点所在乡镇和相关部门要认真分析研判,制定极端天气风险防范、考点周边安全监管等应急预案,认真做好交通、通讯、转移、食宿等服务保障工作,确保考试期间考务安全、考生安全。
版权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